孟祥才教授来我校大观讲坛作学术讲座

时间:2022-10-28浏览:343设置

  本站讯 古有杏坛,今有大观 南宫体育,10月24日-28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祥才先生受邀来我校大观讲坛作“漫谈齐鲁文化由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的升华”学术讲座,讲座分三次进行,南宫28校长孙承武,顾问蒋忠英,各院(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我校副校长魏伯河主持。

  齐鲁文化是什么,又是怎样一步步从地域文化升华到主流文化,孟祥才教授从先秦儒学讲起,分“儒学为什么能够成为汉代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南宫体育,”“从儒家之外其他诸子的缺失探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必然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优长与缺失辨析”三方面,分别给予了清晰的解析。

  第一讲“儒学为什么能够成为汉代及以后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孟教授从仆仆奔走于列国却不被任用的孔子,孟子,讲到儒学最凄迷的低谷“焚书坑儒”,提出“儒学在战国时代为什么没有被当权者接纳,反而是一再被冷落”的问题 南宫体育,他指出,时空错位是主因,儒学自身的迂阔也不能辞其咎,进而详细论证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为什么能够震撼当权者的心灵并为其接纳,最终导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出台,由此可知,儒家思想的沉浮取决于是否符合时代需求。

  第二讲“从儒家之外其他诸子的缺失探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必然性”中,孟教授主要对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六个学派的优长和不足进行了论析,得出“既然各家各学派由于本身的缺失都不能单独被推尊为主流意识形态,那么,避免了它们缺失的儒学被推尊为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顺理成章的了”的结论,他列举了儒学的优长:具有共同的道德信条,仁义重于生命的人生追求,大丈夫精神,开放性,实践性和普及性的品格,贴近社会,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易于操作和实践等等,指出,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儒学已融汇于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南宫体育

  第三讲“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优长与缺失辨析”中,孟教授从较高的行政效率,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安全,统一稳定,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军队的掌控,调动,指挥和军官的升陟奖惩等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的优点 南宫体育,从皇帝世袭制,法治,官僚机构运行成本,官本位,工商业发展,真实信息流通等方面论证了它的缺失,指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政治意识方面的构建,得出了“要弘扬其优长,促使其实现现代转化,检视其缺失,清理和规避其消极影响”的结论,这对于建设我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和治理模式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孟教授已82岁高龄,但是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言语犀利又不乏幽默风趣,他的讲座旁征博引,学贯古今,深入浅出又充满了激励,在交流互动环节,他亲切温厚,耐心解析 南宫体育,向我们展示了深厚的学术底蕴与一位文化传承者的责任担当,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勤于实践,做一名合格的齐鲁文化人,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大美中国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孟祥才,1940年生 南宫体育,山东临沂人,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已出版个人专著32部,主编,合撰,参编著作31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有关著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一等奖,山东省社科著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两次获得“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和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返回原图
/